中国 1972 观影笔记

概述

读《跌荡一百年》一书时,作者有提到一部纪录片《中国1972》,导演是意大利人安东尼奥尼,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现代中国的第一步纪录片,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影响渠道。讽刺的是,这几乎也是中国人了解文革的唯一一部较为完整的影像资料。

观影后,最直观的感觉是,1972 的中国:人多,忙碌而不焦躁。影片中所记录的 1972 与我记忆中 90 年代的印象基本吻合。人们的生活状态,市场交易状态,旅游出行状态,官僚姿态,普通人对于新鲜事物和领导的态度,孩子在节庆时的妆容,排队,口号,等等。这与《激荡三十年》一书所记录的一致,真正的改革开放是在 92 南巡之后,就本部纪录片与个人记忆来比较,72~92 这 20 年发展几乎是停滞的,并无质变,仅在物质上稍有改善。单就河南省来说,真是一部多灾多难的现代史,这个自古便早早开化的文明发源地,在新中国变成了为家牺牲的大儿子。

站在工农阶层的角度,文革好像并没有什么明显影响(坏的方向),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大部分人都是一种随和而开心的状态,可能文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段工农阶层处于高级阶层的时期。至于士商阶层,影片中并没有任何记录,更没有与批斗,虐待等史诗相关的任何记录。这点可以理解,导演在开头就说了,他们全程有中国政府人员陪同,只让拍允许他们拍的。

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,在纪录片发布后,中国政府认为该影片抹黑了中国,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声讨,有些人甚至没有看过这部影片就加入了声讨的阵营。而在国外,主流观点则是该影片美化了中国,我个人也认为影片中记录的中国人是幸福的,哪怕与当代相比,1972 的工农阶层活的没什么压力,社会整体呈现出一种充实的秩序感。当然我们不应该忽略影片中没有记录到的部分,那些受灾受难士商阶层,那些在大灾荒中被放弃的灾民们。

下面呈现出一些条目,都是在观影过程中或多或少触动我的点

  • 文革的气息随处可见,大字报,宣传墙,标语,横幅,以及陈列在家中的毛主席语录
  • 主色调还是蓝白灰,粗布衣
  • 1972年国家规定租房的价格不得超过工资的5%
  • 上山下乡执行的很到位,可以看得出来,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上山下乡的生活状态
  • 市场规模可观,物品丰富,直接以现金购买,物价低
  • 故宫在文革期间被关闭,在纪录片拍摄近几年才重新开放
  • 公共场所下的谈情说爱并不禁止
  • 故宫,天安门等景点有专门负责拍照的点和人(应该是当时大多家庭没有相机,但已经有了拍照诉求,可以拍好拿底片去洗)
  • 游客肆意攀爬景物,有形似解放军的人在旁,并未阻止(应该是大环境对封建的摒弃所致?这情景让我想到了新旧王朝的更迭)
  • 北京正在扩建新城区
  • 在北京城市中,国企中,大家对于定期举行的小组型讨论会参与热情并不高,更像是走个形式;但是在河南,在农村,“干部”对于此种讨论会仍然热情高涨
  • 1972 年的“干部”已经有了“官僚”的言行举止,如背手走路,官腔等,言行举止”高人一等“,河南农村”干部“尤其明显,这个省份在最近30年中经历了两次惨烈的饥荒,令人惋惜
  • 河南的农村自发形成的农贸交易市场已经颇具规模,不难想象在交易需求更旺盛的南方是怎样一副繁盛的景象(《激荡三十年》一书中对南方的自由交易市场有不少的描述,并认为这是推动改革开放自由经济的助力之一)
  • 农业合作社仍在运转,农民的状态看起来也很正常,但是草帽上却绣着斗私批修,看来大家已经习惯政治斗争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了
  • 苏州乡下的渔船上有成群豢养的鱼鹰,看起来这在当时是主要的捕鱼方式,这点是我没有印象的,当然可能和我并没有生活在江南有关
  • 有些寺庙沦为工厂房,新中国人民的信仰是毛泽东,是共党,但是相信信佛者应该还是很多,毕竟共党没有灭佛
  • 1972 与记忆中的 90 年代差别比较大的一点是基础医疗设施,1972 中医仍是主流,使用针灸,草药等。90 年代大家已经习惯看病找西医。
  • 旁白说道”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,一半的人口的年龄不到20岁“,现在看看真是讽刺
  • 上海在物质上(商业上)发展的更好,但从政治面貌上看,与其他地区并无异同,建国后到文革的这段时间真是把文人和商人的脊梁骨都敲断了
  • 上海的底蕴看起来更深,人们对于外国人和摄像这类事物并不陌生,看不到对未知的天生畏惧,最多是一点点好奇,大部分人连好奇都没有
  • 上海周边出现重工业厂,猜测是中方故意展示的一个环节,或许可以作为文革期间政策向重工业倾斜的一个佐证,同时从纪录片中工厂的技术来看,仍然停留在效率低的状况,即看中产量,不看中质量
  • 从军舰上军人的状态来看,军队是被荒废了?看着更像是一群闲人,而非军队,文革严重到这种程度吗
  • 谁能想到竟然在纪录片结尾放了一整场的杂技表演,只想说这才是我刻板印象中的杂技,比现在的好看多了